古樹名木不僅是珍貴的自然資源,更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守護好這些樹中的“壽星”、林木里的“瑰寶”呢?
在今年7月的人大代表集中履職月活動中,橋頭、清溪、橫瀝等鎮的人大將關注點聚焦在古樹名木保護上,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了專題視察和普法宣傳活動。在厚植綠美發展新動能的進程中,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全力保護“綠色不動產”,留住綠美鄉愁,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強監督:集中視察 讓古樹名木四季常青
“找到了,原來這棵就是臺賬里序號35的榕樹。”“相傳很久以前,我們村村民要是發生矛盾糾紛和利益沖突,就會在這棵大榕樹下商討解決辦法。”“這棵荔枝樹樹齡已經有128年了,還是稀有品種的荔枝樹,一定要做好保護培植工作。”
在主題活動月期間,橋頭人大精心下好尋訪、宣講、視察、監督“四部棋”,積極協助職能部門識別古樹級別,努力當好古樹名木的“守護者”,助力延續“年輪里的歷史”。
橋頭人大組織代表視察了逕聯社區樹齡420年的榕樹、李屋村樹齡201年的山蒲桃,代表們聆聽了古樹背后的故事。在尋訪活動中,橋頭鎮人大代表們還自發地在日常接訪、走訪選民群眾時,積極宣講古樹名木的相關知識,宣傳本村(社區)現有的古樹名木,并且向選民群眾派發《東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
“要結合‘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擴大古樹保護范圍,通過修繕古樹周邊的古建筑群,盤活逕聯古村落,讓歷史文化真正‘活起來’。”橋頭人大視察組提出建議,要修繕古樹圍欄,清理涂鴉,通過挽救復壯措施,讓李屋村山蒲桃“起死回生”。
在橫瀝鎮,人大代表們走進田饒步村,仔細觀察古樹的生長情況和周邊環境,認真聽取保護工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古樹的種類、樹齡、生長狀況以及保護措施。
在集中視察活動中,橫瀝鎮人大代表圍繞綠化美化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提升、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提升等方面的工作,認真聽取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積極交流、各抒己見,就如何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新植樹木的管養、植綠護綠活綠等方面提出了個人見解和建議。
清溪人大組織代表走進銀屏山森林公園,開展實施《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加強對古樹名木管理的監督,實地視察潤楠木群落保護管理情況,仔細察看、詳細詢問古樹建檔掛牌、養護復壯、搶救保護等情況。
建真言:留住綠美鄉愁 讓古樹名木枝繁葉茂
一般而言,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就被稱為古樹,而名木則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景觀與科學價值或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據悉,橋頭鎮一共有47棵古樹名木,并且建立了以林長、基層監管員、護林員為主體的“一長兩員”古樹名木巡護管護機制。全鎮現有鎮級林長15名、村級林長38名、護林員22人、監管員19人,劃分林長責任區域13個。
自2023年以來,橋頭鎮共挽救復壯古樹2株,將2株樹木納入古樹名木后備資源,查處古樹名木破壞案件1起,47株古樹名木的保護覆蓋率達到了100%。
人大代表在視察中發現,橋頭鎮的護林員年輕人占比較多,對古樹缺乏情懷。此外,部分古樹的級別與《東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的認定標準不相符,而且部分古樹懸掛的簡介牌過高,群眾很難查看。
“建議動員鼓勵‘在古樹下長大的群眾’加入護林志愿者隊伍,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古樹名木。”古樹名木銘刻著時代印記,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鄉愁”。橋頭鎮人大代表劉克平建議,深入挖掘古樹及古樹周邊的故事,提煉亮點,加大宣傳力度。
橋頭鎮人大代表陳浩斌、莫耀棠建議,編制古樹簡介小冊子,附上古樹的故事、打卡地圖、二維碼等內容,并派發給全鎮的中小學生,讓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從娃娃抓起。
橫瀝鎮現有登記造冊的古樹46株,均為散生單株分布,并且全部實施了掛牌管理。代表們建議,要遵循就地保護、科學管護、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挖掘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生態、科教、科研等價值,提升生態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
“要加大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保護意識。”代表們建議,做好科學規劃,既要加強保護和開發利用,又要注重“傳統文化美”,常態化長效性地做好綠美工作。
解難題:融入城市更新 實現保護發展共贏
古樹名木是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重要載體,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也是實現“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一美好愿景的有力舉措。
如何做好保護和開發的平衡,推動村(社區)高質量發展,代表們紛紛提出建議、想辦法并注重落實。
“我們村有10多棵古樹名木,我經常要去巡視。我提出要加大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讓厚街綠美建設的底蘊更加深厚。”省人大代表、厚街鎮涌口社區網格員陳建聰深有感觸地說。
作為基層網格員,陳建聰每天都在自己的責任區進行監督巡查,對社區情況十分熟悉。他表示:“在鄉村振興和城市更新中,要最大限度地避讓古樹名木,通過促進古樹公園建設,對瀕危古樹名木及時進行搶救復壯,促進古樹名木與城鄉基礎設施和諧共存。”
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路面硬底化的實施可能會破壞古樹的生長環境。市人大代表巫炳新呼吁相關職能部門關注這一現象,并及時給予保護指導,以實現保護與發展共贏的局面。
近年來,多個鎮街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認真貫徹落實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法規,大力開展保護古樹名木的宣傳教育活動,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對轄區內歷史悠久、有保護意義的古樹名木進行全面保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清溪人大表示,將堅持久久為功,鼓勵人大代表充當好監督員、戰斗員、服務員、聯絡員、示范員、觀察員“六員”角色,保護好這些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和歷史記憶。
“推動古樹名木保護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讓保護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橫瀝鎮人大表示,人大代表要以身作則,示范帶動更多群眾成為“綠美”宣傳員,守護綠色記憶,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橫瀝。
來源: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