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鎮內草地貪夜蛾蟲情的普查與監測工作,塘廈鎮在四村社區烏溝龍菜地設立了兩個臨時監測點。該監測點的工作由塘廈農技中心負責指導,屬地社區安排專人進行管理。監測點固定設置在作物常年種植區域,重點對玉米、水稻、香蕉、甘蔗等作物上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情況以及發生規律展開監測。后續,還會根據各社區的實際種植情況,對監測點的設置進行合理調整。
結合塘廈鎮的實際情況,主要采用性誘劑誘捕的方式來監測草地貪夜蛾成蟲。通過運用這種監測手段,能夠有效降低草地貪夜蛾對農作物的危害,保障農作物的安全生產。
據了解,草地貪夜蛾成蟲通常在夜間進行遷飛、交配和產卵等活動,在溫暖、潮濕的夜晚表現得最為活躍。白天,它們會藏身于地面的植物殘枝葉片或其他隱蔽之處,也可能藏在葉片基部的葉腋處。成蟲的壽命在7至21天之間,平均約為10天,大多為2至3周。草地貪夜蛾成蟲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和趨性誘性,因此可利用燈具和性誘劑在適宜成蟲發生的場所進行誘測。
來源:塘廈農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