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堂百香島廣東富舟農業養殖基地,眼下呈現出一片豐收景象,稻穗散發著陣陣香氣,不僅水稻迎來了豐收季,還有一種寶貝也到了收獲的時候。在稻田下游的水溝處,東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技術人員和基地管理人員一同收起了蝦籠,里面的澳洲淡水龍蝦十分生猛肥美。這便是稻蝦共生的養殖模式。
東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正高級水產養殖工程師李希國介紹,稻蝦共生模式從去年開始進行試驗,今年已將規模擴大到了三百畝。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稻蝦能夠相互促進,蝦產生的糞便和排泄物可以成為水稻生長的養分,而稻田里的動植物以及蟲子則是蝦豐富的餌料來源。
稻蝦共生實現了一水雙收,由東莞市疫控中心提供技術支持打造的這個養殖示范基地,使得農田效益大幅提升。廣東富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仲希介紹,不僅水稻收成良好,每畝農田還能夠額外收獲100斤澳洲淡水龍蝦。按照50元一斤的價格計算,每畝農田可增收5000元。
那么,稻蝦共生的種養模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李希國表示,餌料的投喂要做到定期進行,并且保證質量;要加強對水質的管理;放養蝦苗時需要控制好密度。此外,還要注意防范敵害,防止蝦逃跑。更多技術要點,敬請收看節目了解。
目前,東莞市澳洲淡水龍蝦的推廣養殖面積已超過700畝,通過池塘健康養殖和稻蝦共生養殖這兩種模式,將致富經驗傳遞給了各個養殖企業和養殖戶。
對于愛吃蝦的市民來說可是有口福了,大量且品質優良的澳洲淡水龍蝦能讓大家吃得過癮。
據了解,東莞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行動,通過統籌規劃,聚焦種業振興與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以“公司 + 農戶”的經營模式為依托,積極助力澳洲淡水龍蝦等特色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為實現“百千萬工程”貢獻力量。
觀看視頻了解詳細內容。
來源:觸電新聞·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