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起,我市頻繁降下暴雨,這對蔬菜生產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近日,市農科中心迅速組織農技“輕騎兵”團隊,深入道滘、石碣、萬江、東城等多個鎮街開展實地調研工作,并積極指導農企和農戶進行災后復產。
在調研過程中,“輕騎兵”服務團隊發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部分農田地勢低洼,容易出現浸水情況。萬江街道滘聯社區的一個農場,由于地勢較低,每逢暴雨天氣就極易被水淹。針對這種情況,“輕騎兵”建議該農場種植水稻、花生、紅薯、玉米等作物,同時挖深農場的魚塘,以此增強雨天的蓄水能力。小享社區一家農企種植紫紅茄的田塊地勢同樣較低,多次遭受水浸,導致茄子植株生長態勢不佳,大部分根系出現褐變現象。“輕騎兵”建議及時拔掉茄子,抓住晴天的時機進行整地,改種其他耐澇作物,從而減少經濟損失。
其二,病蟲害防治面臨困難,整地播種工作不便開展。石碣鎮梁家村蔬菜種植基地曾被水浸過一次,部分蔬菜受災。再加上近期暴雨天氣的影響,蔬菜病蟲害防治難度增大,整地播種工作也受到阻礙。對此,“輕騎兵”建議增設抽水泵,及時進行排澇,抓住晴天的時機及時防治病蟲害,采用育苗移栽技術種植生菜、蕹菜、蔥等生長周期短、見效快的蔬菜。
其三,農藥和肥料因雨水沖刷而流失。東城街道溫塘社區蔬菜生產基地種植的蕹菜生長狀況較好,然而持續的降雨使得農藥和肥料的投入量增加,生產成本顯著提高。“輕騎兵”建議抓住晴天的時機施藥,以減少施藥次數,同時采用薄肥勤施的方式,增施控釋肥,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針對上述幾種情況,市農科中心“輕騎兵”向廣大農企和農戶提出以下建議:菜地最好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水澇情況的發生;對于地勢較低的菜地,可以適當種植蕹菜、西洋菜、馬蹄、水芹等水生蔬菜,或者改種水稻。此外,菜地要盡量建好排灌系統,在暴雨天氣安排人員值守,及時進行排澇。最后,要抓住晴天的時機及時防治病蟲害,采用薄施勤施的方法,增施有機肥和控釋肥,降低生產成本。
接下來,市農科中心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積極組織農技“輕騎兵”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蔬菜種植的防災減災工作,全力為我市“菜籃子”工程提供保障。
來源:市農科中心